热销宝贝 |
|
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,苍南参茸市场从小到大,几经曲折,最终成为“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”。参茸市场30多年的发展变迁,已成为苍南商品经济发展、市场规范管理的历史见证。
这是一个专业化的参茸交易市场,这里有一张金灿灿的国字号金名片“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”。
说起苍南的参茸历史,可以追溯到上百年前。早在明清和民国时期,苍南内就药店如林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精明的苍南商人瞅准国家药管政策解冻的商机,到东北从事人参生意,与东北参农建立贸易关系。据资料统计,单在1985年,通过邮局寄到苍南的红参、高丽参就达3.5万斤,价值达人民币2800万元。1987年,参茸经营户以街为市,在城中路一带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交易区域。
为了进一步规范和繁荣参茸市场,1992年,政府牵头,以集资的办法,在大门村、厅基村筹建了滋补品市场,形成了当时有一定经营规模、有固定经营场所和经营人员,政府参与管理的第一个专业交易市场,经营户发展到200多家。参茸市场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,期间年成交额达10亿元,市场就业人数达1500多人。1994年,老经济学家费孝通来此考察后,留下了“发展中药事业、保障人民健康”的题词。
在业界,有这样一种说法:全国最大的参茸市场不在其产地东北,而在偏远的苍南县,而且价格比东北产地还便宜。苍南参茸市场得以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独特的经营方式,多年来,苍南的经营户和参茸、冬虫夏草产地的农民走出了一条“基地+农户+市场”的惠农新路。
市场发展总是几度风雨几度辉煌。1999年,受国家政策上的限制,省政府责令县政府限期关闭滋补品市场。苍南参茸经营迎来了最为困难的寒冬,经营场所几经搬迁,136户经营户甚至借用副食品仓储中心创办农副产品市场。即便如此,东北三省各类人参总数的80%以上仍然在苍南集散。
2005年,苍南人参鹿茸冬虫夏草交易冬去春来。那年5月,温州浙闽农贸综合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,解决了参茸交易合法性的问题。占地121亩的农贸市场有着400多个店铺,进一步整合规范了参茸交易,扩大了经营规模,提升了交易量。2006年4月,经过详细考察和精心认证,中国商业联合会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委员会授予灵溪镇“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”称号。这是一个国家级的品牌,有非常高的含金量,也说明了这个市场经过30年的发展,现已正式进入规范化经营阶段。
目前,温州浙闽农贸综合市场主要商品结构有人参、鹿茸、冬虫夏草、东北雪蛤、燕窝等各类滋补品。眼下,许多著名品牌都入驻市场,进一步提高了“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” 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。